八股文是怎样的文体?:文体器材

八股文又叫制艺、制义、时艺、时文(相对于古文而言)、八比文等,是明清科举 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文体器材。它要求文章必须 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,共有八股,所以称为 八股文。“股”是对偶的意思。它的特点主要有:1.题目必须用“五 经”、“四书”中的原文。2.内容必须以程 朱学派的注释为准。3.体裁结构有固定的格 式,全文分为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人题、起 股、中股、后股、束股和大结八部分。另 外,八股文的字数也有规定。明初制度: 乡试、会试,要求用“五经”义一道,字 数500, “四书”义一道,字数300。清朝康熙时要求550字,乾隆要求700字。八股文通 常禁用诗赋中夸张华丽的词语,不许引证古 史,不许比喻。在明清两代,八股文成为所 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。不会写八股文,就无 法通过科举考试,也就无法做官。明清时期 许多有识之士对八股文深恶痛绝,所以八股 文最终被废弃,也是历史的必然。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xindonghuateng.com/post/176.html

友情链接: